(转)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:匠心雕塑铸真情
- 内容详情
- 规格参数
点击查看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skHbZvAtzDGSbRtyoObMw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今天的《中国新闻报》以《张謇之城 跨越百年之后》为题,大篇幅报道南通的城市记忆,文章开篇便从我校美术学院郁献军博士团队创作的两座雕塑说起。
在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校园里,孙儆和张謇的两座全身铜像毅然伫立,挺立的线条和栩栩如生的神态,引来众多学子观赏。雕塑以刻为笔,勾勒先贤的历史文脉,展现近代南通教育的沧桑文脉。
“‘以学愈愚’四字精神成为了当地立教之本,后人以此缅怀孙儆和张謇两位先贤......”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专职教师郁献军在接受《中国新闻报》采访时,动情说道。
(《张謇孙儆像》雕塑,作者:郁献军团队)
(郁献军博士在石刻指导)
郁献军博士团队将对艺术的满腔热爱,融入对一座城市、一所校园的无限眷恋中,让充满匠心的雕铸,镌刻下岁月真情。他如此说,亦如此做。
(《一城三镇》地刻,陶永华设计,郁献军团队制作)
(《张謇文化长廊》,陶永华设计,郁献军团队制作)
(用心请教、无间合作---郁献军博士与雕塑家陶永华先生)
“张謇先生是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创始人,更是所有南通人的精神力量。‘艰苦自立、忠实不欺’的通师校训,时刻影响着我的创作,唤起我投入全部感情。”带着这样的信念,郁献军把张謇精神融入到一座座包含真情的雕塑作品中。南通濠河景区提升工程、张謇文化广场浮雕墙、“一城三镇”地刻和通州张謇学校的“状元人文景观”等项目,无一不体现出他对张謇精神的理解与升华。
(《曙光在前》红色九华大型浮雕,郁献军团队设计)
(《茶文化》系列景观雕塑,郁献军团队设计)
与此同时,他将雕塑设计理念通过一个个实践操作,代代相传,让美的理念在通师学子心中落地生根。2021年,他牵头创立了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计大创实践坊,致力于横向课题项目建设,先后签约《如皋九华红色教育基地雕塑项目》、《长兴茶文化园雕塑设计项目》、《如皋新民小学剪纸工坊》、《如皋凤毛小学香袋工坊》等,在美术学院产教研融合创新层面取得了良好成绩。
(《通师高专120校庆纪念柱》郁献军设计)
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校120周年,他以百年师范的时代精神为创作出发点,专题设计建校120周年校庆纪念柱,以民国时期通师三十周年庆典哥特式石柱为设计蓝本,大胆塑造材质肌理的对比,强化视觉震撼力;在赋予了传统石柱的现代符号意义的同时,同时以三校历史建筑为装饰元素,暗喻了百年师范文化,以符号再现了通师发展的新时期精神。这件用心用情打造出的石雕及金属综合材料作品,为120周年校庆真诚献上深深的祝福。
(美院设计大创实践坊)
近年来,美术学院致力于产教学研项目建设,注重团队构建,着力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大创项目实践紧密结合,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感受美的力量,提升美学感悟,从而将艺术本真熔铸于艺术实践,从而真正探索出一条“学以致用、学用结合”的新路径。
撰 稿:丁国凯
编 辑:许 锐
审 核:朱敏